本校创始于前清宣统二年,由前江西瓷业公司总理康特璋先生向当道接洽,得直隶湖北江苏安徽江西五省之协款而成立,名曰中国陶业学堂;附设在江西瓷业公司饶厂内,是时徐凤钧先生为堂长,内设本科及艺徒二班。其目的在养成明白学理,精进技术之人才,以改良陶业也。民国元年外省协款中断,几有停顿之势,前赣督李公协和,知陶业之重要,概拨巨款,收归省立,乃改名江西省立饶州陶业学校,委任张犀候先生为校长,继续进行,是时提倡石膏模型铸坯,洋彩刷画贴画,机械辘轳压坯等法,颇有成绩,学生亦多。民国二年,讨袁未遂,政局猝变,经费无着,同学同事,多半星散,张校长抱一往直前之精神,奔走呼号,维持校命,鄙人适于是时归国,就职南昌,张校长闻知,责以所学陶业,应尽维持陶校之义务,始转职来饶,滥竽陶业主任,与校中同人,枵腹从公,撑持一切;至民国四年,戚巡按出巡至饶,见校中成绩甚佳,大加奖励,复归省立,改名为江西省立第二甲种工业学校,始办理头班毕业;民国五年,为实地练习,便于观感起见,向官厅请得前清御窑厂内房屋一部,添设乙种分校,作制瓷绘瓷之营业试验,及白釉煤窑之改良传习,斯时本校出品,颇受社会欢迎,而外省工业试验所及改良陶瓷工厂,大抵都有本校甲乙种毕业生在内服务;民国十三年,为扩大范围起见,改称江西省立窑业学校,实行三三制,增设高初级班,十四年添办女子班,建筑新教室,张校长正欲大事扩充,十五年,革命军莅赣,校中同人,多数奔走革命,努力宣传等工作,学校遂无形中止,旋由保管而改为委员制,确定校址于景德镇,改名为江西省立景德镇陶业学校,章君尧谟,舒君似藩,相继为委员长;十六年复校长制,适今校长由美国回国,教厅物色得之,来长斯校,始从事于学风之整理,设备之增加,继注意于校址之迁移,筹措经费,在景德镇八股山建筑新校舍,鸠工庀材,进行甚力,近来改办专科之呼吁,早已得当 道之同意,因世局关系,经费问题,一时未能实现,但实行学艺分组,延长毕业期间,增高学科程度,作专科之准备,应社会之要求,正在着着进行,成立之期,当不远耳,盖陶校创立,垂二十年,其间校名屡易,学制屡更,毕业学生,甲种凡十二班,高级五班,初级五班,乙种及高初级选科生约一二百人,颇有深长历史,而综其大要,则热心毅力,惨淡经营,康徐二先生尽力于前,极力维持,屡求发展,张前校长实尽力于其后,至于发扬光大,奠新迁之校址,宏远大之良谟,则邹校长实孜孜力者,事实具在,彰彰可考也,然而投艰任巨,继往开来,章舒二委员长与有力焉。 作者简介:邹如圭(1879年-1962年),江西宜丰人,日本东京高等工业学校窑业系毕业,1918年-1924年任江西省立第二甲种工业学校校长,1931年任江西省立陶业学校校长。 注:本文是原藏于江西省档案馆,由于年代已久,又为复印件,字迹不甚清晰,为方便阅读,重新打印,并将原文中的繁体字改成简体字加标点符号。后四篇均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