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陶瓷学院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材料组(执笔人:黄勇 颜惠崇)
泥与火、艺术与天成的交融,创造了无以计数的陶瓷瑰宝,孕育了灿烂的陶瓷文化,也造就了一座伟大的城市——景德镇。在这个城市的历史延续中,以其厚重的文化底蕴,孕育了百年名校——景德镇陶瓷学院。一代又一代的陶院人坚持“脑手并用、科艺结合”的办学理念,以弘扬中华陶瓷文化、振兴陶瓷工业为使命,铸造着新的辉煌,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 “中华向号瓷之国,瓷业高峰是此都。”景德镇是中外文明的瓷都,是一个因瓷而名,以瓷而兴的城市。据志书记载:“新平冶陶,始于汉世”,北宋真宗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因进御瓷,名扬天下,遂用皇帝建年号置景德镇。景德镇高超的制瓷技术,引起了海外诸国的共同探究和仿效。至今仍有众多世界陶瓷专家和学者,把到景德镇考察称之为“朝圣”。 “工匠来八方,器成天下走”。古代景德镇瓷器通过“丝绸之路”和“陶瓷之路”流传世界,既传播了绚丽多彩的中国文化,也架起了一座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新中国成立后,景德镇瓷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陶瓷教育和科研体系日臻完善,对外交流日益频繁。景德镇陶瓷作为民族文化的瑰宝,赢得了党和国家领导人、中外著名艺术家、学者和国外领导人的高度赞誉。 “名城办名校”。景德镇悠久灿烂的陶瓷文化孕育了景德镇陶瓷学院,从中国陶业学堂到景德镇陶瓷学院与景德镇息息相关。学校自创立起,就瞄准“陶瓷业振兴”所需,在坚持“脑手并用、科艺结合”的优良办学传统的同时,不断拓展与提升,为我国培养了近1.5万名高素质的专门人才,得到了行业和社会公认,产生了深远影响。陶瓷和陶瓷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立足国内,走向世界”,把我校办成国内外有影响的特色名校是我们向往的愿景。 1 百年优良传统,一脉相承 1.1 “脑手并用,科艺结合”办学理念的提出和早期实践 自16、17世纪始,美、英、德、法、日等西方国家迅速崛起,我国近代工业技术日渐落伍,即便是曾令海外诸国视为神奇奥秘的陶瓷工业也亦如此。随着西方近代科技文教信息的不断传入与中西方文化的碰撞,变革教育设置与尝试新的教育方式等“会通中西”的呼声日益高涨。面对日益凋敝的陶瓷业,欲以西方工业文明理念行教育与实业救国,1910年康特璋、张浩创办了中国陶业学堂。张浩(字犀侯,新建人),我国近代陶瓷教育家,运用科学技术革新陶瓷业的开拓者,曾在日本东京高等工业学校窑业系学习窑业。他试图在景德镇推动机械制瓷和以煤窑取代柴窑,从而节约成本、提高效率。因“景德镇之制瓷者,已则守成法不可改,而复怵于一经改良,将被淘汰,而无所瞰饭,势且出于合群抵制之一途,故迁地而避之”,选址鄱阳高门。为冲破当时景德镇“视惯例如成法,嫉革新如寇仇”的传统保守势力和师传徒承、口传心授,以直观操作为手段的旧式陶瓷工程与艺术教育,改变学徒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张浩先生提出“欲培养脑手并用、科艺结合,将来为陶瓷业服务的尖兵”的办学理念。他精心规划各种试验场所,注重数、理、化等基础课程和陶瓷技艺课程的教学,聘请毕业于日本东京高等工业学校窑业系的邹如圭、汪璠、舒信伟、章继南和毕业于美国意林诺大学的陶业硕士邹俊章,名画家周筱松等一批学识丰富、技艺精良及资历较深的教员、技师、工程师前来任教,并亲手训练操作新式机器及烧窑技术。 当时的陶业学堂隶属江西瓷业公司,设饰瓷职业班和成瓷职业班,它既是公司培训人才的基地,又是瓷业技术革新的试验场所。1912年以后虽与公司分离,但仍保持密切联系,陶业学堂在制瓷技术和瓷器装饰上的成就,通过瓷业公司推广。使得这一时期江西瓷业公司的产品“独著精良”,“几与前清之御窑媲美”,在巴拿马赛会上获得优等奖牌;在新产品的开拓方面,还试制出了低压电瓷(碍子)和坩埚,颇受欢迎。 从中国陶业学堂到一九四九年前后的江西省立陶业专科学校虽几经变迁,但“脑手并用、科艺结合”,薪火相继,培养了大批陶瓷美术和技术人才,如在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从事现代新型陶瓷研究的李德宁、敖海宽和景德镇“珠山八友”中的汪野亭、刘雨岑等。 张浩先生倡导的“脑手并用、科艺结合”这一办学理念源于他前瞻性地把握了中国陶瓷工业将由手工制瓷向工业制瓷转变对工程与艺术人才的需求变化,源于他认识到技术与艺术虽属不同学科,但陶瓷是集技术与艺术为一体,是技术与艺术的结晶,人才培养必须“科艺兼具”。因此,需要为从事科技的人才开设关于艺术知识方面的课程,为从事艺术设计与装饰的人才讲授陶瓷科技方面的知识,以使两种不同专业类型的人才在完成同一项陶瓷生产任务时,意念相通、相融,更加密切配合,制造出新的更高品质的产品;需要在传授陶瓷技艺的同时,增加数、理、化等基础理论和工程知识,解决学生劳力而不劳心、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用理性去突破经验、突破传统,满足行业发展需要。这一新型陶瓷人才培养目标与要求至今仍具有科学性和指导性,其独特的内涵已成为我校坚持不懈的办学理念。 1.2 “脑手并用、科艺结合”办学理念的继承与发扬 新中国成立后,陶瓷业虽然有了较大的发展,但面临各国瓷业的严峻挑战和竞争,职业教育、中等教育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现代瓷业发展的需要。虽然当时已有华南化工学院、华东化工学院、南京化工学院、天津大学等院校设置了硅酸盐工程专业,中央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设置了陶瓷科,但培养的人才依然无法满足瓷区的迫切需要。肩负振兴中国陶瓷工业的使命,1958年真正意义上的陶瓷类本科院校——景德镇陶瓷学院应运而生。“脑手并用、科艺结合”的办学理念,在景德镇这块古老而又新生的瓷业基地上得到了继承与发扬。学校坚持以陶瓷为特色,面对陶瓷工业迅速发展的需求,以培养知识与技能、理论与实践、工程与艺术相结合的高级专门人才为己任。 (1)充分利用属地——景德镇办学优势,挖掘教育资源。景德镇是享誉世界的瓷都,厚重的陶瓷文化积淀,完整的陶瓷生产体系,为我校办学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学校充分利用这一优势,一方面,聘请景德镇的陶瓷美术家和特种制瓷技艺人才,从原料、成型、烧炼到装饰进行现场教学。另一方面,组织学生和缺乏实践经验的教师到景德镇陶瓷企业去实训。此外,我校还把陶瓷文化教育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教育中。在新生入学教育时,组织学生到景德镇古陶瓷遗址、陶瓷馆了解几千年陶瓷技术与艺术的发展史,到瓷厂去认识和感受制瓷过程,以领略祖国陶瓷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对专业的感性认识,激发责任意识。 (2)以陶瓷为特色,注重学科交叉,走工程与艺术结合的道路。陶瓷是泥与火的艺术,是由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相融而成的景物表现。陶瓷器的烧造是一项工艺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其工艺技术渗透创作的各个环节。同时,陶瓷又是一种立体文化载体,表现着民族文化,展示了人们美学观念和文化心理特征。为此,这一时期,学校围绕陶瓷,设有陶瓷工程与陶瓷美术两个系三个专业,即陶瓷工艺制造、陶瓷美术设计、陶瓷雕塑。学校在突出陶瓷特色的同时,十分注重工程与艺术的结合,陶瓷美术系的学生要学陶瓷工艺课程,陶瓷工程系的学生也要学陶瓷美术知识。 (3)适应陶瓷行业发展需求,走知识与技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之路。传统陶瓷教育是由技入道式,培养的是能工巧匠,难以满足陶瓷产品制造技术与设计、国内外市场的需求。为了切实提高学生设计与创作能力,一方面,学校在加强美学与工程理论教学的同时,把工程技术与艺术设计专门人才所需掌握的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内容与理论课程相结合,列入教学计划。如陶瓷美术系将彩绘中的古彩、粉彩、青花、贴花、印花、刷花等各种装饰技法、技巧和雕塑中的雕、堆、镂、镶等技法作为实习课。陶瓷工程系每个学生要求自始至终参加一次倒焰窑的烧炼操作;另一方面,把学生派到各大瓷区去做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毕业论文),以强化能力,适应各大瓷区的需要。 可见,这一时期“脑手并用”已由当初增加一些基础理论和工程知识,解决学生劳力而不劳心、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发展为知识与技能、实践与理论的结合。“科艺结合”不仅体现了工程与艺术的结合,更注重其在学科中的交叉。 1.3“脑手并用,科艺结合”办学理念的拓展与提升 随着1976年我校的复办及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提出,我校的办学环境发生了或正在发生着重大变化。根据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要求,面对我校的实际,“脑手并用,科艺结合”的办学理念的内涵得到进一步拓展与提升。 “脑手并用”——突破了原先只注重动手能力、工程技术能力,兼顾了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团队精神,且更加突出创新精神与人文趋向。 “科艺结合”——不再局限于工程与艺术的结合,而统一于基础扎实、知识面宽,更加突出工与艺、工与商、艺与商的交叉融合,突出知识、能力、素质,即更加注重思想素质、人文素质、科学素质与身心素质的培养与协同发展。 (1)注重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提高人才培养的科学性。长期以来,我校十分注重人才培养质量,在狠抓日常教学质量的同时,开展了一系列教育教学研究,尤其是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的《21世纪一般院校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和正在主持开展的《教育部理工科专业规范综合研究》,标志着我校教育水平已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根据一般工科院校面向地方或行业经济,为企业(工厂)生产经营第一线培养具有现代工程师素质的高级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特点,针对“文革”中被忽视(轻视)理论的倾向,“文革”后又出现了某种程度忽视实践能力培养的现象,我校审时度势,一直秉承、拓展与提升“脑手并用”办学理念,在人才培养设计模式中更加注重奉献精神与敬业精神、工程观念与创新精神以及解决生产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同时,进一步注重学科交叉,即工与艺、工与商、艺与商的交叉融合,将《陶艺欣赏(鉴赏)》、《经济课程管理基础》、《中外陶瓷文化交流概述》等课程作为非艺术类专业文化素质课,允许学生跨工、文、管等大类,跨专业选修课程、参加辅修专业学习,着力培养“科艺结合”复合型应用人才。 (2)注重学科专业结构优化,建立起较为完整的陶瓷人才培养体系。我校与生俱来的特色要求在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上,必须有利于适应并促进陶瓷产业技术的更新换代、陶瓷产业链的延伸。按照突出“设计艺术与陶瓷工程”优势,新专业设置要与“陶瓷”方向互动、渗透、融合、支撑、形成学科群的思路。1976年恢复后,在陶瓷工程系和陶瓷美术系(含陶瓷美术、陶瓷雕塑)两系三个专业的基础上,成立了陶瓷机械系。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管理与经营的重要性日益凸显,1984年增设了管理工程系。在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下,为了用高新科学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又增设了信息工程学院等,形成了以陶瓷为特色,以设计艺术和陶瓷工程为优势,以工、文、管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本科专业结构体系。 (3)注重能力培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了进一步克服人才培养中动手能力较强而创新精神不足的状况,我校除在普通教育层面上进行系列课程改革中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基本训练外,在专业教育和综合教育改革中更加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全面提升。为此,一是优化整合课程内容,加大专业选修课的比例,增加辅修专业,以增强学生毕业后的社会适应性;二是增加实践环节时间,改革实践教学体系,在充分发挥景德镇基地办学作用的同时,把“产学研”合作关系推向全国其他陶瓷产区及陶瓷企业,以强化实践教学,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三是活跃第二课堂,组织学生参加课外科技竞赛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在更高层次上培养“脑手并用,科艺结合”的人才。 2 弘扬中华陶瓷文化,推动陶瓷工业发展 回顾我校近百年的办学历程,在人才培养方面卓有成就。同时,我校始终以“弘扬中华陶瓷文化,推动陶瓷工业发展”为使命,在改革中求发展,在创新中求突破。 2.1 秉承百年“脑手并用,科艺结合”办学传统,培养了大批高素质人才 正是对“脑手并用,科艺结合”这种办学理念的不断拓展与提升,我校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人才,他们大多已成为陶瓷相关企业、科研院所、大中专学校的设计、技术、经营、管理骨干和中坚力量。如在全国陶瓷行业36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我校毕业生就有9名;不少毕业生还创办了自己的企业,成为陶瓷行业中著名的企业家和领军人物,如广东科达机电股份有限公司创办人卢勤、欧神诺陶瓷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鲍杰军等。据不完全统计,仅在广东佛山市,我校毕业生创办或担任总经理的企业,产值在1亿元以上的有10家,1000万元以上的有100家。 在一届又一届的毕业生中涌现了一批杰出校友,其中有我校秦锡麟、周健儿、北京科技大学赵海雷、华南理工大学吴建青、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徐国跃、中国人民大学周业安及北京理工大学顾亮等博士生导师、教授。秦锡麟还是国内外知名的陶瓷艺术家、教育家,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陶艺学会委员、韩国京畿大学名誉博士、芬兰赫尔辛基艺术大师博士生导师,先后当选为第七、八、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并被“东方之子”专访;有旅居美国的著名陶瓷艺术家范新林、旅居日本的著名陶瓷工程师赖高潮和日本大阪国际机场标志性雕塑瓷塔的创作者宁勤征、国内外著名的民窑研究专家欧阳世彬、全国著名的雕塑家杨剑平和吕品昌、“东方之子”专访者何炳钦、胡锦涛总书记赠送给国民党主席连战和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的礼品《源》与《脉》的策划与创作者许爱民和熊钢如;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毕业生徐平在进行釉料研发时充分考虑艺术效果,开发出了“金花米黄色釉”;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毕业生鲍杰军在建筑装饰设计中提出了“时装化”设计理念、并极富想象力地提出陶瓷时装化以诠释出差异化经营战略的内涵;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生张文霞成了雕塑家,其作品获国家级奖励等等“科艺结合”的典范。他们是学校培养的高素质人才的代表,他们的杰出表现,充分印证了学校百年来“脑手并用、科艺结合”优良的办学传统。为此,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兼中国陶瓷协会会长杨自鹏称我校为“陶瓷黄埔”。 2.2 以创新为动力,推动陶瓷工业发展,引领陶瓷文化发展方向 弘扬中华陶瓷文化,推动陶瓷工业发展是我校生存之本和发展之源。从中国陶业学堂发展到今天的景德镇陶瓷学院虽几经变迁,但历任校长均抓住这一使命,在传承经典中,与时俱进,推动陶瓷工业发展,引领陶瓷文化发展方向。从中国陶业学堂到江西省立陶业专科学校时期,在一大批陶瓷职业教育先驱者,如张浩、邹俊章、邹如圭、舒信伟、汪璠等的推动下,学校积极参与陶瓷革新,推行近代陶瓷新技术,如推动机械制瓷和煤窑代替柴窑,开展新产品的造型设计和彩绘图案设计,变革陶瓷装饰。当时中国送给英国女王伊丽莎白结婚大典礼品瓷就出自这一时期。景德镇陶瓷学院创建后,我校施于人教授集传统技法之大成,编写了我国第一本《陶瓷彩绘》专著;胡献雅教授将国画技法与意境移植到陶瓷创作,开辟了陶瓷作品的新境界;周国桢教授以中国现代陶艺的独特语汇创建了陶瓷雕塑的“动物世界”;秦锡麟教授以现代的个性化审美创造,开创了以“尼克松杯”为代表的景瓷造型艺术设计;我校拟定的《景德镇陶瓷振兴与发展纲要》已成为景德镇市人民政府重振瓷都雄风的指南,是省部共建“景德镇国家科技城”建设的重要依据;陈雨前博士首次提出了“景德镇学”的学术构想,以全新的视野研究和弘扬景德镇陶瓷文化,受到了社会广泛关注;周健儿教授在低膨胀陶瓷材料研究方面,取得多项重大成果并已推广应用,产生了较大的经济效益,仅“耐热陶瓷炊餐具”一项成果就累计新增产值6.0亿元。正是由于我校以前所未有的创新精神为陶瓷文化的弘扬和陶瓷工业的振兴铸造了更大的辉煌,2003年11月国家科技部批准我校与佛山南庄共建的“华夏建筑陶瓷研究开发中心”为“国家建筑陶瓷生产力促进中心”、该中心还是陶瓷行业国际权威机构英国陶瓷研究协会(CERAM)在中国唯一认可的实验室。同年12月,国家科技部还批准以我校为依托,组建“国家日用陶瓷及建筑陶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同时,根据江西省政府办公厅指示,目前我校正在积极筹建“中国陶瓷文化研究中心”。 2.3 以陶瓷文化为载体,促进国际合作与交流,建设特色名校 我校始终立足“设计艺术与陶瓷工程”优势,依托景德镇厚重的陶瓷文化底蕴,以国际陶艺交流中心和国家日用及建筑陶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平台,与世界各大陶瓷组织包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陶艺学会,美国陶艺教育委员会、欧洲陶瓷学会、美国陶瓷学会,日本陶瓷学会、韩国陶瓷学会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并与之合作共同举办各类国际会议和学术交流、展示活动,努力把我校建设成国内外知名的国际陶瓷艺术和材料工程交流中心、建设成在国内外有影响的特色名校。到目前为止,我校已成功地举办了来自美、英、日、韩等十几个国家300多人参加的“2004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艺术教育大会”。与欧洲陶瓷协会、美国陶瓷学会、日本陶瓷学会、韩国陶瓷学会共同主办“景德镇陶瓷材料与工程国际研讨会”,云集了国内6名院士和业内专家及世界四大陶瓷学会的负责人。与此同时,我校十分注重留学生教育,从上个世纪50年代起就开始招收来自美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加拿大、英国、越南、印度等国的留学生,并与美国阿尔佛雷德大学、西弗尼吉亚大学共同创办了中国陶艺国际夏季进修学院,每年定期招收1~2批国际学员。我校现已成为全国94所有资格招收享受中国政府奖学金攻读硕士、学士学位留学生的高等院校之一。此外,我校还积极参与国家外专局连续支持的国际间引智科研合作,到国外著名的陶瓷研究机构开展相关工作,以推动我国陶瓷材料与工程研究走向世界前沿。为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陶艺协会主席托尼•弗兰克斯先生、副主席莱斯•曼宁先生、欧洲陶瓷学会主席贝比宁先生等一致希望我校能够成为国际陶瓷艺术和材料工程交流基地。我校秦锡麟于2004年12月18日被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和中国美术家协会陶瓷艺术委员会联合授予“推进中国现代陶瓷艺术教育与国际交流特殊贡献奖”。该奖为我国首次设立,他是获得此殊荣第一人。 最近,又从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传来喜讯,“中国科普博览”荣获联合国“世界信息峰会全球大奖”,我校陈雨前博士主创的“中国陶瓷”是该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2.4 以我校为平台,营造浓郁陶瓷艺术文化氛围,建设特色校园 校园是大学生个人成长、走向社会的基地。校园文化精神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它总会潜移默化并实实在在地作用于每一个学生,并在他们身上打上烙印。我校敏锐地注意到校园文化在学生思想教育和专业教育中的重要性。通过整合和挖掘我校的文化资源,突出陶瓷艺术氛围和“产学研”结合的科技文化特色,营造美观大方,品位高雅,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环境文化;通过绿化、亮化、美化,赋予校园生态特性,营造一种回归自然的美,在陶冶学生情操的同时,也为学生写生提供了便利;通过校园网、“高等学校中英文图书数字化国际合作计划(CADAL)”子项目——“陶瓷文献数字资源”等数字化建设,营造良好的网络文化,为开拓学生视野,加强与外界的交流和主动学习创造条件。 在校园内,那精心布局的陶艺墙、陶艺柱、雕塑等标志物,与学校建筑文化、景观文化、工艺文化的有机结合,似陶院文化旋律,构成一部陶瓷文化大型交响曲!它既传达出陶院人对自己传统的骄傲,也使置身其间的每一个人感受到一种庄严、一种净化、一种自我超越。那坚硬的材质更渗透了对学子的殷切期望,促成其养成特殊的兴趣爱好和一定的个性特长。
(本文选自景德镇陶瓷学院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自评报告 2005年10月,该文收入教育部高等教育评估中心编 高等学校办学特色——理论与实践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年12月) 作者简介:黄勇(1975年—),江西临川人,教授,现任景德镇陶瓷大学科学技术处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