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健儿 胡国林 朱小平 聂陶荪 左和平 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学校的生命线。在人类跨入新世纪以后,世界正步入“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对我国高校人才培养工作必然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如何立足于21世纪我国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审时度势、与时俱进地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把好人才培养质量关,提高国际竞争力,已成为我国高校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我院承担的江西省教育厅重点教改项目“21世纪初一般院校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该项目亦属我院与北京工商大学、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共同承担的国家教育部“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中的一个本科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正是在跨入新世纪之初面对高教新形势而开展的。经过近三年的研究与实践,在我院三个试点专业各个年级全面地实践了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可喜成绩。实践证明,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有力地促进了我院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高,推动了我院教学改革全方位的深入发展,取得了良好效果。 人才培养模式的总体设计 2002年2月我院就开始着手研究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与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两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总体框架,我院聘请了北京工商大学胡恩明教授作为我院的教改顾问,在胡教授的指导下,经反复研讨,于2008年8月初步确定了这两个试点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 总体设计的指导思想 1.贯彻邓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现代化,走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思想。 2.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作者简介:周健儿(1952年-),江苏吴县人,教授,1994年-2004年任景德镇陶瓷学院副院长,2006年-2012年任景德镇陶瓷学院院长。 3.实行“面向工程,强化基础,拓宽专业,突出能力,注重创新,提高素质,全面发展”的28字方针。 4.以人才培养模式为龙头,以全面开展系列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为重点,以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试改革为突破口,突出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5.全面吸收、优化重组“九五”期间国家教委面向21世纪教学改革计划的优秀教学成果。 (二)总体设计的主要指标 1.本科学制:基本学制4年,可以提前和推迟毕业,在校时间为3年~6年。 2.在校总周数:200周(标准校历为202周,新生入学晚一周,毕业生提前一周)。 3.教育教学周数:166周。 4.寒暑假:34周。 5.学期制:实行两学期制,标准学期为21周,每学期大体分为两个组成部分:理论教学为15周,考试1一周:实践教学5周。 6.教学周数:154周(不包括考试、军训、劳动、入学教育和毕业教育的12周)。 7.理论教学学时:实践教学学时=6∶4。 8.实践教学周数:69周。 9.课内总学时:2500学时。 10.周学时:平均24学时/周。 11.课外学时:课内学时=(1.1~1.2)∶1.0。 12.普通教育学时:专业教育学时=0.578∶0.422。 13.专业课学时:占总学时8%左右。 14.选修课学时:占总学时10%左右。 15.计算机上机学时:超过200学时。 16.学生每周学习日:5天/周。 17.学生每天学习时间:500分钟(约8.33小时。学习时间包括上课、实验与自习等时间)。 18.学生第二课堂活动时间:平均每天1学时左右。 19.学生每天睡眠时间:480分钟(即8个小时)。 20.学分要求:完成最低学分为280学分。其中普通教育学分:125学分;专业教育学分:100学分;综合教育学分:55学分。 (三)人才培养模式总体结构设计 一般院校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总体结构由3个教育层次和22个“教育模块”组成,如图1-1所示。 (1)体育教育:120学时(占课内总学时4.8%) 普通教育 (2)语言教育:360学时(占课内总学时14.4%) (3)计算机信息技术:185学时(占课内总学时7.4%) (4)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课:300学时(占课内总学时12%)+实践1周 (5)自然科学基础课:450学时--480学时(占课内总学时18%--19.2%) (6)经济管理基础课:75学时(占课内总学时3%)+实践2周 (7)工程技术基础课:260学时(占课内总学时10.4%) (8)工程实践基础训练:16周 专业教育 (9)专业基础课:520--580学时(占课内总学时20.8%--23.2%) (10)专业课:200学时(占课内总学时8%) (11)工程实践专业训练:31周 (12)入学教育与军训:3周 (13)思想教育:课外120学时 综合教育 (14)公益劳动:1周 (15)考核:8周 (16)体育活动:课外540学时 (17)社会实践:6周(利用寒暑假) (18)科技活动:课外120学时 (19)文艺活动:课外120学时 (20)自选活动:课外120学时 (21)“两课”实践:课外50学时 (22)毕业教育:1周 图1——1 人才培养模式的模块结构 二、普通教育系列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周远清同志1998年6月1日在面向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议上的讲话指出: “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教学改革的关键”,而“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落脚点”。因此,在人才培养方案确定后,我院集中力量重点抓好了普通教育层次上的一般工科院校共有的十大主干系列课程的改革,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主要表现为: 数学系列课程 在认真研究了新世纪工程技术人才对数学基础知识的需要和我国科技发展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并考虑到当今计算机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知识和能力的要求的基础上,确定了数学系列课程改革体系为:微积分学,160学时(第一、第二学期必修);线性代数,30学时(第三学期必修);概率与数理统计,45学时(第四学期必修);数学实验,20学时(第一、第二学期必修);数学建模,1周(必修);工程中的常用的三门现代数学方法课程,即现代实用统计方法、最优化方法、实用数值计算方法各15学时作为选修课。 该系列课程改革在改革实践中主要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根据所确立的课程体系,重新修订了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2)精心选用了全国面向21世纪教改成果教材,如同济大学编的《微积分》、谢国瑞编的《线性代数及应用》、浙江大学盛聚编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3)课堂教学改革重点实施精讲多练,精讲主要是讲过程、讲思想、讲方法;(4)在教学方法上积极探索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5)积极进行以多媒体教学为中心的教学手段改革,如使用Authorware和Mathmatice、Matlab等软件开发“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面授系统”,收到了较好的课堂效果;(6)考试方法进行了改革,采用考试与考核、平时与期末、笔试与口试、理论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综合评分制度,实践效果良好;(7)在数学系列课程中增加了数学实验、数学建模实践环节,这些实践环节在三个试点专业的2000级、2001级共15个班进行了实践,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意识与能力,让学生亲身感受到了数学应用的广泛性,也提高了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从2001级试点专业数学考试成绩来看,其平均成绩高出非试点专业5.75分,其及格率提高了10.88个百分点,这充分说明改革成效还是明显的。 物理系列课程 物理系列课程包括120学时的大学物理、45学时的物理实验、25学时的设计性物理实验这三门必修课程和20学时的现代物理机械基础选修课程。 教改实验中我们着重抓了三个方面的工作:第一,选用了起点高的面向21世纪的《大学物理》课程教材(吴锡珑主编),并在正确处理经典物理与近代物理的关系和提高起点、处理好与中学物理的重复及衔接问题的原则下对教材做了适当舍取;第二,在教学手段上,利用电子教案进行多媒体教学;第三,着力对物理实验进行了改革,除增加了开放式的“设计性物理实验”实践周教学外,对原有大学物理实验进行了整合,淘汰了纯验证性实验,增加了近代物理实验、综合性物理实验、设计性实验和探索性物理实验。 外语系列课程 外语系列课程按“基础英语——提高英语——英语应用”的模式进行教学,做到大学四年英语教学不断线。 240学时的基础英语(大学英语)在一、二年级内完成,试点专业严格实施分级教学,对入学英语基础差的学生在一年级利用双休日增加60学时的预备级英语教学。英语为目标课程,要求学生通过国家英语CET-4级考试。通过分级教学实践,近几年,二年级英语四级通过率呈逐年提高的趋势。另外,坚持按小班上课,尽管近几年因扩招,学生人数有较大增加,教室安排紧张,但为保证试点取得成效,分级教学仍保证严格按小班上课。 提高英语包括高级英语、英语口语、英语写作等4类共8门选修课,在三年级开设。提高英语实施分流教学,其目的是根据学生不同基础和要求,使一部分学生通过国家英语CET-6级考试,另一部分学生提高口语或写作等英语应用能力。 专业英语采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学的形式进行,教师主要聘用英语水平高的专业教师(博士或硕士)任课。教材由任课教师自选或自编,并进行课外辅导(每周1次~2次),期末组织考核。专业英语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专业英语阅读与翻译能力。 英语应用教学目的是提高学生应用英语解决专业实际问题的能力,结合毕业设计(论文)进行,明确提出:一是在毕业设计(论文)期间必须完成查阅3篇以上与毕业论文有关的英语文献,并将它们合成不少于2000汉字的中文文献综述,而后翻译成英文;二是要求对所完成的毕业设计(论文)写出不少于1000英语印刷符号的英语摘要。这两项单独计算学分。 计算机系列课程 我们根据教育部对工科计算机教学的意见,并学习和吸收了由上海交大“九五”国家教改项目《高校理工科计算机公共知识结构与课程体系研究》的成果,将该系列课程安排为40学时的计算机文化基础,50学时的VB高级程序语言设计,30学时的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和40学时的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及结合专业特点的计算机应用。 在教改实验中我们的主要做法是:(1)加强实践性环节的教学,充分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实践能力,在上述系列课程中的学时数都是按课堂教学与上级操作对半安排的;(2)针对计算机技术知识更新快的特点,及时选用最新教材,并不断补充最新的教学内容,例如在《硬件技术基础》中及时用奔腾Ⅲ代替奔腾Ⅱ;在《软件技术基础》中用word2000替换word98等;(3)采用多媒体教学,自编了电子教案,边讲解、边演示,收到了较好的效果;(4)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科研项目、电脑大赛等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提高;(5)加强考试改革,组织教师按照教学大纲及兄弟院校经验,编写了上千套题的题库,编制了考试软件,学生上级考试随机抽题组卷,既有理论题,又有实践题,还避免了考试舞弊现象的发生,使考试更加公平、公开、公正,也更有利于考核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非电类电工电子系列课程 我院非电类电工电子系列课程体系构筑思想是:以电工电子技术课程(90学时)为理论基础,以电工电子实习(2周)为实践性环节重点,以电工电子课程设计(1周)为系列课程核心,以EDA技术应用(24学时)为设计手段。前接大学物理课程的电磁学,后续课程为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电子测量技术和可编程序控制器等,根据不同专业进行选择。 我们在改革实践中的主要做法:(1)注意了选用教材的先进性与实用性;(2)根据系列课程的上述改革思路修订了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并根据“讲清原理、重在应用”的指导思想,对教学内容进行了精心安排与组织;(3)加强了实践环节教学,一是在实验课中增加了设计性实验;二是在实践教学周中放手让学生动手亲自拆装电动机,亲手设计、制造声光控开关等电子产品,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三是加强管理,杜绝实践环节走过场;(4)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自制和购置了一些CAI教学软件;(5)参与编写了教改新教材,符合教改要求的《电工电子基础实践教程》已正式出版,使用后学生反映良好;(6)在教改中重视对教学质量的评价,先后两次用某重点大学的试卷对学生进行测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非机类机械基础系列课程 我们对非机类机械基础系列课程进行了重新优化整合,整合后该系列课程包括75学时的工程制图课(45学时工程图学基础+30学时计算机绘图),75学时的机械工程基础课(将工程力学和机械设计基础进行了有机整合),外加3周金工实习(含金属加工工艺)和2周的机械基础课程设计。在金工实习改革中除将原单独设课的金属加工工艺整合纳入实践环节外,我们还建立了金工实习中心,在该中心既有电化教室、数控模拟机床,还有各种金属加工工序操作设备,使讲课、参观、实践操作在实习中一体化实现;金工实习考核也进行了改革,实行理论与实践并重,增加了创新能力的考核,对实践操作采用评价方式进行。 化学系列课程 该系列课程的改革思路是“优化重组教学内容,跟踪学术前沿,构筑化学实验新体系”。在改革实践中,首先是打破了原有四大化学的壁垒,将化学教学内容优化处理重组为现代基础化学(选用国家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有机化学和物理化学三门课程;其次是配合课程内容整合构筑新的化学实验体系,包括培养学生基本实验能力的化学实验和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的综合设计性化学实验;此外,进行了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在现代基础化学、物理化学课堂教学中采用“CAI课件+电子教案+实物投影”等电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人文社会科学系列课程 该系列课程包括两大块:一块是马列课和思想教育课(简称“两课”),另一块是人文素质选修系列课程。 我院在试点专业对“两课”的改革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主要包括:(1)以邓小平理论“三进”工作为中心,全面调整“两课”教学大纲,在“两课”讲授体系中遵循“精”、“新、”“近”的原则;(2)努力改进教学方法,增强“两课”教学的吸引力,如变“灌输式”教学为“探讨式”教学,变“模块式”教学为“点跳式”教学,变“封闭型”教学为“开放型”教学,把课堂原理学习和课外原著学习结合起来,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等;(3)请进来,走出去,加强“两课”教学的实践性,如“法律基础”的模拟法庭,还有马列课实践周的社会调查等,我们在浮梁县的湘湖镇、洪源镇建立了马列课实践教学基地,组建学生马列主义实践团到那儿去实习,取得了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良好效果,也受到了学生的欢迎。 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是高等学校加强素质教育、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切入点。为提高工科学生的人文素质,我们在试点专业,除安排了15学时的创新概论和15学时的大学美育两门必修课外,还安排了有关文、史、哲、艺等方面16门人文选修系列课程,对提高大学生的文化品位与格调、促进学生心理和精神上的健康成长起到了积极作用。 经济管理系列课程 为加强工科人才对经济管理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我们在试点专业系统地增加了这方面的课程,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大块。理论教学有第四学期的经济学基础(30学时)和第五期的管理学基础(30学时)两门必修课和第六期30学时的经济管理选修课;实践教学有经济实践、管理实践各一周,另外在毕业设计(论文)中增加了技术经济分析的内容。 在改革实践中主要做了以下工作:(1)制订了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2)自编了《经济学基础》和《管理学基础》两本教材(2002年4月已由中国科技出版社出版发行),并在试点专业用于教学实践,反映良好;(3)在教学内容上进行了改革探索,打破了原有的学科壁垒,按“突出基础知识、以掌握概念、强化应用为主,力求整体上形成完整体系”的思路,实现了课程内容的优化整合;(4)改革课堂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5)认真开展实践教学周活动,结合工科学生实际,合理设计了诸如“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外贸模拟实验”、“股票模拟操作”、“创业计划”、“市场调查”等实践项目。通过这些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提高了工科学生学习经济管理知识的兴趣,巩固了所学的经济管理理论,帮助学生树立了企业管理的效益观念和经济意识。 体育系列课程 采用“一、二年级体育必修课+三年级体育专项选修课+在校四年课外体育锻炼”的模式进行,目标是使学生每年都达到国家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 在体育必修课中,首先,改革教学内容,突出对学生终生受用知识的传授,力求使教材内容做到社会性、健身性、竞技性、实用性、娱乐性同步发展;其次,努力改进体育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学生为主体,由“重教法”向“重学法”转变,教学手段除采用传统的“讲解——示范——纠正错误——巩固提高”的课堂教学外,还积极采用录像、电视、计算机等现代化教学手段。 体育专项选修课根据学院实际开设了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武术、健美操、体育保健等多门选修课,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选修。 在体育系列课程中,课外体育锻炼是大学生体育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组组成部分。我院重点抓了300学时的早晨锻炼和240学时的课外体育锻炼的管理和指导,坚持每周5天的早晨锻炼刷卡统计和早操的辅导工作,取得了较好效果。课外活动通过组织“俱乐部”、成立各种体育协会和举办体育竞技活动等形式,保证了课外体育教育正常开展。 通过体育系列课程改革的实践,两年来试点专业学生体育达标率为99%,这足以说明改革是有很大成效的。 三、综合教育、创新教育和实践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1.综合教育 综合教育是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综合能力为中心的知识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教育活动。课外教育与有组织的实践是进行综合教育的主渠道。我们在设计人才培养模式中,除了安排课内教学活动外,还对课外的教育和实践环节进行规范化、系统化管理,将其整合为综合教育层次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过认真研究、调研和讨论,我院综合教育总体框架由以下五大模块组成:(1)德育活动(包括入学教育、军训、日常思想教育、毕业教育、品行鉴定、公益劳动和社会实践);(2)科技活动(包括学术讲座、科技阅读和科技实践);(3)文艺活动(包括文艺讲座、文艺阅读和文艺实践);(4)体育活动(包括早晨体育锻炼和课外体育活动);(5)自选活动(包括社会工作、党团活动和社团活动等)。 我院综合教育改革实践的具体做法:一是健全落实组织管理机构与办法,由学生工作处、团委、教务处牵头,体育部、社科系及试点专业所在系参与,对各项教育内容进行了分工负责,同时制订了《景德镇陶瓷学院第二课堂综合教育指导手册》,把综合教育各项工作分解到部门与个人;二是综合教育的五大模块都由负责部门分别制订了实施方案,例如大学生文艺活动方案按年度安排了各项具体活动,列出了阅读书目,指派了指导教师;大学生科技活动方案也对科技报告、科技阅读和科技制作实践作了详细安排,教务处为协助科技报告的开展,规定副教授以上的教师必须每年举办一次学术报告会或艺术作品展;三是充分发挥学生社团作用,认真组织、引导其活动。我院文艺、体育和社团等学生团体活动在我院综合素质教育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四是利用我院部分科研骨干教师的科研项目优势,积极组织学生以第二课堂形式参加这些项目的研究,实实在在地提高了这些学生的科研素质与能力。 综合教育在我院实施两年,增强了校园文化气息,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使学生美化了心灵、陶冶了情操、健康了心理、强壮了体魄。一句话,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因此,近两年来我院在全国性和江西省各学科竞赛、科技制作、文体竞赛中均取得了可喜成绩。 创新教育 培养创新人才是教育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关键,江总书记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教育是知识创新、传输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因此,我院将创新教育摆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突出位置。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我们在试点专业安排了15学时的创新学必修课及1周的创新设计课,并要求其他所有课内外教学环节都要贯穿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我们在创新教育改革实践中的主要做法是:(1)制订了创新学和创新设计的教学大纲与教学方案,并认真组织教学活动;(2)学院投资20万元建立了开放型的机械创新实验室,保证了学生进行创新实践所需的场所和设备;(3)加强了实践教学环节的创新设计内容,例如目前试点专业有实验内容的课程,其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内容已占30%以上,又如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4周“科技方法训练”实践周,在教师指导下,经过训练大多数同学都认为创新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4)积极开展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与创新设计竞赛,各项大赛都取得了良好成绩。 实践教学 我院工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培养面向生产第一线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注重实践教学、重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是我院多年来的办学特色之一。这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我们在主要吸收由原北京轻工业学院主持完成的“面向21世纪一般工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项目教改成果的基础上,确定了试点专业实践教学和实践能力培养体系:(1)实验技能:物理实验、电子实验、化学实验、测试技术、专业实验和计算机上机等:(2)工艺操作能力:金工实习和电子实习;(3)工程设计能力:数学建模、设计性试验、课程设计、创新设计和毕业设计;(4)工程实践能力: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5)科学研究能力:科技方法训练和科技活动;(6)社会实践能力:军训、公益劳动、社会实践、马列主义实践和社会活动。 实践教学改革的特点与做法是:(1)在总体时间安排上,大大增加了实践环节的时间:一是在每学期21周的教学安排中除了15周课堂教学和1周的考试时间外,均安排了5周的集中实践教学;二是课内计算机上机操作时间均大于200学时,远远超过了教育部对工科院校提出的要求;三是在2500学时的课堂教学中安排了10%~13%的实验课(不含上机实验)。因此,为增强学生实践能力提供了时间上的保证。(2)大大增加了设计性、综合性实践教学内容,一是在集中实验周中安排了设计性物理实验(1周)、设计性化学实验(2周)、综合设计性材料实验(1周)和科技方法训练(4周)等;二是对所有实验课的内容进行了更新调整,淘汰了过时的纯验证性实验,增加了现代实验内容和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内容,基本上使每门有实验课程,其实验内容中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内容占据总实验内容的30%以上。使实验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工程设计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3)增加数学实验、马列主义实践周、经济实践周和管理实践周等实践教学环节,改变了过去在这些理论课程中没有实践环节的状况,对促进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很有好处。(4)加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我们充分发挥学院长期以来与全国陶瓷企业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的优势,除原有的16个校外实习基地外,我们在广东佛山南庄建立了产学研合作中心,中国建陶研发中心今年也已挂牌成立,保证了学生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的场地,就连马列主义实践课和社会实践课也在浮梁县湘湖镇等地建立了实习基地,使这些实践教学活动有了落脚点,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此外,我们在改革中提高了对毕业设计质量及综合能力的要求,特别是增强了对毕业设计中英语应用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和经济分析能力的培养。(5)加强对毕业设计环节的过程管理与评价。对毕业设计从选题到答辩都用程序与制度加以规范,加强了毕业设计过程检查和监督,学院派出督导,系派出督查员对毕业设计初期、中期和后期分别进行3次~4次的巡查,并发出巡查通报,规范了毕业答辩程序和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毕业答辩后请校内专家对毕业设计的质量与管理进行评价等,通过这些手段,让学生在毕业设计环节中进行一次工程实践能力的全面训练与提高。 四、专业教育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在我院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和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两个专业进行试点,2001年又将试点扩展到工商管理专业。我院三个试点专业都根据本课题组人才培养模式总体设计改革的指导思想,在反复研究与讨论的基础上,制订了试点专业的培养计划,并逐步在试点专业的各年级实施。在专业教育层次上我们主要进行了以下改革实践: 按照“强化基础、拓宽专业面”的原则,在课时数压缩的情况下,对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进行了一定的合理整合。例如,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将过去的矿物结晶学、矿物岩石学、晶体光学显微分析等分开独立设课的专业基础课,根据专业要求将教学内容进行删繁就简,剔除互相重复部份,精炼整合为一门“硅酸盐岩相学”,使之更系统化。又如,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将过去的电工学和电子技术两门课程优化组合为一门电子技术课;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将过去的无机材料测试技术、陶瓷工艺学两门课程内容进行了改革更新,并正式出版了该两门课程的通用教材等。 为增强我院学生毕业后的社会适应性,在专业课安排上增加了方向选修课。如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结合我院毕业生大部分到日用陶瓷、建筑陶瓷行业就业,也有少部分到特种陶瓷行业就业的实际,将陶瓷工艺学、特种陶瓷、陶瓷机械、热工过程及设备等作为专业必修课,而将耐火材料工艺学、水泥工艺学、玻璃工艺学、建筑陶瓷工艺学等作为方向选修课,提高了学生毕业后就业的适应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除开设“机设”、“机制”和“机电”方向的必修课外,还开设了13门专业方向选修课,使学生有了更大的学习主动权。 在专业教育改革中,注重学科交叉,为培养复合型人才打下了一定的基础。我院工商管理专业的改革试点就是一个最突出的例子:在专业教育计划中改变了过去重经济管理知识,轻工程技术知识的做法,充分做到了工与商的交叉融合,在专业教学计划中增加了与一般工科专业类同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工程技术、工程实践等系列课程与教学环节。过去认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用不着学化学,而在新的培养计划中增加了“工程化学基础”、“生命科学”等学科的课程。同样在化工类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也增加了“机”与“电”学科的课程与实践内容,如增加了“电子CAD”、“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和“电子工艺实习”等。 加强了专业教育中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一是结合各自专业,开展了“创新设计”教育,均取得了良好效果;二是增加了综合性、设计性专业实验,学生专业实验能力和分析、应用能力有了明显提高;三是增加了4周的科技方法训练集中实践,各试点专业都结合各自专业特点认真进行了改革试点。尤其是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根据指导教师的科研课题和企业在生产中碰到的一些实际问题,分解出一批小课题让学生在4周时间内完成。这实际上是相当于让学生完成一个小科研项目,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要设计出方案,进行实验,最后做出实验结果,并写出一篇小论文。通过上述专业实践教学,进一步加强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从对学生的问卷调查中表明,90%以上的学生对这些实践教学是欢迎的,都认为“对培养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大有作用”、“对培养创新精神有作用”。 五、加强管理,不断推动教改深入开展 这一教改项目在我院已实施两年多,项目的顺利开展和取得成效首先要归功于院党委和院领导的高度重视,从项目的申报立项开始,教学院长就亲自将这一工作列为全院重大教学管理工作来抓,学院在财力、人力上给予支持。我们在该项目的管理上主要做法是: 1. 以转变教育观念为先导,认真做好教改的思想发动工作 为保证教改顺利开展,我们认真做好教改的思想发动工作,做到思想先行。我们在2000年上半年就认真组织全院教师与教学管理干部学习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文件等材料,在全院开展转变教育观念的大讨论,并先后两次请胡恩民教授分别对全院教职工和试点专业学生作了“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深化教学改革”等专题报告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动员报告。通过学习、讨论和听报告等活动使参与教改的教师进一步更新了教育观念,明确了教改的目的和指导思想,教师们逐步树立了现代教育观念,懂得了对人才培养要做到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的道理,尤其是加深了对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培养的理解。通过动员,也使学生领会了教改的意义,提高了学生自觉投身到教改实践中来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2. 精心组织,合理安排,保证新项目的顺利实施 为了在两三年内按期完成项目任务并取得成果,学院课题组对项目实施制定了详细的总体计划安排,目的是力争做到该人才培养计划在项目结题前完成两届学生全过程的试点实践。教务处在教学院长直接领导下,在各院(系)配合下认真制订了1997级、1998级、1999级学生的过渡性执行计划,既考虑了以前已开设的课程,避免重复,又要弥补以前所缺的重要课程和实践环节,尽量向新培养计划靠拢。通过精心组织,合理安排,1997级在毕业实习、设计环节已完全按新培养计划要求进行,1998级学生通过两年的过度已基本上按新的培养计划进行教学实践,1999级通过调整过渡已全部按新培养计划执行,2000级与2001学生则完全是按新的人才培养计划进行课内外的教改实践,在执行过程中未发生衔接的问题,保证了项目的顺利开展。 3. 通过教改立项切实落实教改任务 为充分发挥广大教师参加教改的积极性,2000年以来我院共组织三批共计85项院级教改项目,17项省级教改立项(今年又申报17项省级项目,待批),从而形成了一个强大的支撑本教改项目的二、三级子项目课题群。一方面充分调动了广大教师参与教改的积极性,另一方面通过这些子课题能很好地将教改项目分解落实到每个参加教改的教师身上。两年多来的实践证明,这种做法是保证教改项目扎扎实实开展,顺利完成教改目标的有效措施。 4. 加大教改经费投入,制订倾斜政策 学院十分重视该教改项目的工作,首先在经费上予以保证:一是从2000年以来拨出近20万元教改立项专项资金,作为教改项目实施经费;二是先后共投入20万元建立了机械创新实验室,使学生创新设计有了场地与设备的保证;三是在实验室建设经费上向试点专业倾斜,近三年向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投入了设备费分别是33.6万元、156.5万元、320万元,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投入设备费分别是50.7万元、61.3万元、110万元,向工商管理专业投入设备费分别是16.4万元、15.2万元、44万元。 在试点专业教学任务安排上我们尽量选派具有多年教学经验和责任心强的教师承担,以保证试点专业的教学质量和教改试点的成功。教务处还制订了倾斜政策,规定承担教改教学任务的教师,教学课时津贴上浮20%,进一步激发了教师参与教改的热情,增强了责任感。 在教材改革方面一方面积极组织院(系)开展新教材的编写工作,另一方面在经费上对教改方面的教材给予重点支持,共出版7本教改教材、印发16本教改讲义,取得良好效果。 5. 及时交流,推动教改进程 教改实践过程中会出现许多新问题、新情况,教务处除加强教改项目实施的检查外,狠抓了教改进展情况与教改经验的交流。一是认真办好了《教改项目研究与实践工作简报》,每月定期编印一册,及时报道各课题组教改开展情况,并将取得成效的教改经验及时刊出,这一做法有力促进了各课题组的交流,对推动我院教改进程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也受到了教育部的好评(已有4篇文章在教育部教改工作指导小组主办的《理工教改动态》上转载);二是定期召开教改情况汇报会、座谈会、研讨会和经验交流会等,既促进了子课题间的交流,又有效地将总课题组的指导思想和要求要尽快落实到各课题组教改实践中去。 6. 不断增强质量意识,保证教改真正做出成效 从教改项目开始实施起,我们就向参与教改的教师明确提出:教改最终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决不能摆花架子。教改是否成功,就是要看教学质量是否提高了,要看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及全面素质是否提高了。 教务处在上一学年重点以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和毕业设计教学质量为突破口,对这两项教学活动提出了明确的质量要求与实施办法;本学年度定为学院的“教学质量年”,通过抓考风、学风全面抓教学质量的提高,并重点抓好实验环节的设计性、综合性实验与其他实践教学活动的质量。通过评价等手段,提高了教师的质量意识。 两年来的教改研究与实践,尽管我们流了许多汗水,花了许多心血,但也真正品尝到了教改的甜头,教学改革也成为了提高我院人才培养质量的强大动力。近两年来有4篇宣传我院教改动态的文章在《理工教改动态》发表,我院教改工作动态引起了全国高校的关注,提高了我院的知名度。2000年、2001年院级立项43项,省级立项17项,公开发表教学改革论文80余篇。今年学院又在院级立项42项的基础上积极申报17项省级教改立项(待批)。几乎 全院每个教研室都参与到教改项目中,参加教改项目的教师占到全院教师总数的80%以上,广大教师参与教改的热情空前高涨,有力地推动了我院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的深入进行,通过教学改革,教师的教学热情和责任感也得到提高。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也进一步增长,综合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学生报考研究生的数量明显增加,其中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近两年有36名毕业生以优异的成绩考取研究生(其中少数被重点大学录取),这些学生以其扎实的基本功、较高的综合素质得到录取学校导师的好评。近两年来,试点专业的学生获“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二等奖1项,省级三等奖以上奖励14项;大学生艺术团多次在校内外举行公开演出活动;学生在参加“江西省大学生艺术歌曲比赛”中获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在“江西省青年电视演讲赛”中获得一等奖;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21世纪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中获十佳称号3个、集体一等奖1个、省级三等以上奖励23项;机械电子工程学院99机设学生在2002年3月获“首届中国高校‘慧鱼’模型创新大赛”优秀奖、在“江西省第十二届电子电脑大赛”中获本科组第4名;在“‘科达杯’机械电子创新大赛”中获参赛奖3项……这些充分表明学生有良好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的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得到增强,整体素质有显著提高。我院培养出来的人才更能满足社会的需要,近两年试点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达92%,受到社会的欢迎。 当然,我们教学改革的任务还任重道远,这些成绩只表明了我们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我们一定要在已取得教改成果的新起点上继续努力,使我院的教学改革沿着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方向不断向纵深发展。 本文选自一般院校工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江西高校出版社 2002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