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惠崇 袁胜根 邢鹏 上世纪末像我校这样一类专业性很强的原部委院校,在体制改革中划归地方主管后,有的向综合性高校发展,专门学院的特色在逐渐消失,学校传统优势学科被削弱。2004年我校作出了“建设国内外有影响的特色名校”的战略选择,完全符合习近平同志2014年“五四”在北京大学指出的“办好中国的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没有特色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依样画葫芦,是不可成功的。这里套用一句话,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我们要认真吸收世界上先进的办学治学经验,更要遵循教育规律,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精神。 2004年以来,我校领导讲话、报刊谈论“特色名校”的不少,但系统论述却不多见,本文试图从什么是特色、什么是办学特色、我校办学特色的形成,以及如何建设特色名校等几个方面阐释拙见,以作引玉之砖。 一、什么是特色,什么是办学特色 学校要有特色这是共识,但什么是特色,什么是办学特色,理解则不尽然。有人认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为特色。“人无我有”中“我有”的就一定是特色?校校都有“我有”岂非校校都具特色?很多著名大学的校长、党委书记、学者专家都从不同的角度论述了什么是特色,什么是办学特色。中国人民大学前校长认为,办学特色至少可以体现在四个方面:1、学科结构和学科特色形成办学特色;2、在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上充分体现办学特色;3、依托学校服务空间和地域的不同形成办学特色;4、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文化传统、办学理念、办学方针、信念和精神,都能形成办学特色①。北京师范大学前校长钟秉林先生也是四点意见:1、学校办学特色是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累形成的,需要加以凝练;2、办学特色应该是与时俱进的,要能够体现时代精神;3、办学特色具有层次性,是一个学校的办学定位、办学理念和传统,尤其是和大学“三大基本功能”密切关联的;4、办学特色要成效显著,影响广泛,要在校内形成高度共识,并得到社会认可②。 中国人民大学前校长告诉我们学校特色体现在哪些方面,北京师范大学前校长告诉我们怎样凝练特色。 张建林先生认为,本科教学工作特色具有四性:独特性、优质性、稳定性和社会声誉性③;刘尧先生认为的四性是:独特性、稳定性、持久性和发展性④;刘智远先生概括为三性:独特性、稳定性和发展性⑤。 以上论述给予了我们如何从总体上把握特色的启示。什么是特色?什么是办学特色?我们认同:“特色,是指格外突出的风格或特点。大学的办学特色是指一所大学在发展历程中形成的比较持久稳定的发展方式和被社会公认的、独特性的、优良的办学特征”⑥。 2005年,我校在《景德镇陶瓷学院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自评报告’》撰写的第三部分“办学特色”:“弘扬中华陶瓷文化,培养‘脑手并用,科艺结合’高素质人才”,不仅得到了评估专家的认可,而且编入了教育部高等教育评估中心《高等学校办学特色——理论与实践》一书。可见,我校的办学特色得到了专家和教育行政部门的肯定。 二、我校“办学特色”的形成 景德镇陶瓷学院的前身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之初,现已走过了百年的历程,这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是不多见,在江西省更是少见的。 (一)百年办学历史沿革 1955年经文化部批准,景德镇陶瓷美术技艺学校成立。1956年,受江西省劳动局委托,景德镇市劳动局创办景德镇陶瓷工人技术学校。1958年1月,江西省人民委员会将江西工业学校陶瓷专业迁往景德镇与景德镇陶瓷美术技艺学校合并,成立江西陶瓷学校。1958年在此基础上,经江西省人民委员会批准成立景德镇陶瓷学院。1968年文革期间撤销,1975年12月12日经国务院批准复办,1976年1月正式开始复办筹备工作,并于当年招生。至今,我校已走过了105年的历程。 (二)中国陶业学堂到江西省立陶瓷专科学校的办学特色 1、面向行业需求确立“诚朴恕毅”的校训,“养成明白学理、精进技术之人才,以改良陶业”⑦的办学宗旨。 校训:“诚朴恕毅” 诚:诚壹。心志专一。《史记·货殖列传》:“卖浆,小业也,而张氏千万。洒削,薄技也,而郅氏鼎食。……此皆诚壹之所致。”朴:大木材。《楚辞·九章·怀沙》:“材朴委积兮,莫如余之所有”。注“修直为材,壮大为朴”。《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朴作“檏”。“引申为大”。恕:宽容。《论语》(卫灵公)“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毅:坚强果敢。《论语》(泰伯):“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左传》:“杀敌为果,致果为毅”。 与办学宗旨结合起来理解,“诚朴恕毅”校训其意涵是:“为培养心志专一改良陶业,既具宽容精神,又具坚毅品格的一代新人。” 在西方国家以机械制瓷的技术、效率、成本优势和完备的陶瓷科研和陶瓷教育体系为后盾,中国瓷业在与洋瓷竞争中每况愈下,面对日益凋敝的瓷业,中国的手工制瓷者依然因循守旧,反对改良,欲以西方工业文明为理念的先辈们发出了“苟欲兴工,必先兴学” ⑧的呼号,中国陶业学堂应运而生。 2、基地办学,面向陶瓷行业的学科专业设置 办学之初校址不是不想选在景德镇,但因景德镇保守势力试图合群抵制,只好选在鄱阳。在后来《发展江西省立陶业学校计划书》中列举若迁移景德镇其利如下: (1)陶校在景镇,学生能直接观感之效; (2)陶校在景镇,易使景镇陶瓷工厂受学校科学化; (3)贫苦学生可利用暇时或假期,以代工厂作器绘瓷籍资补助; (4)来就学者必多陶业子弟,对于陶业学艺当富兴趣; (5)学校与工厂接近,毕业生谋工作必较易; (6)景镇人烟繁密小学发达收职业班学生甚易; (7)提倡女职业以景为宜,如艺术组招收女生,毕业后自谋生活; (8)在景还可设艺徒补习班,教导失学儿童学艺; (9)景德镇交通比鄱阳便利,宁湘铁路有过景德镇计划。⑨ 在学科专业设置方面:围绕办学理念和办学宗旨,中国陶业学堂设陶业本科班和附办艺徒班;1915年设陶业本科和预科,1928年实行“双轨”办学制,分艺术组和学术组,以至以后的成瓷、饰瓷二专业和工程系、美术系,均与陶瓷生产对口。 3、校企联系紧密,走产学研,知识与技能,理论与实际三结合脑手并用之路,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在四十四年的办学历程中,或企业办学,如:中国陶业学堂附设在江西陶瓷公司;或校企关系密切,如江西省立九江陶瓷科职业学校与九江光大瓷厂,在萍乡与萍乡瓷厂。我国近代陶瓷教育家运用科学技术革新陶瓷工业的开拓者,江西省立饶州陶业学校校长张浩尤其重视学生理论与实际结合,重视实验与实习。他精心规划实验室(分析、原料配置),成瓷室、辘轳、压坯及堆雕、画图室(纸画、瓷画分开),亲自设计建造八门长方形的倒焰窑,另有红炉、陶泥、成坯坊、干燥坊等设施。不仅如此,学校本身还设有校办工厂。 由于校企结合、产学研结合,企业既是人才培训基地,又是制瓷技术革新和新产品的试制场所,学校的科研成果和瓷器装饰上的成就均通过企业推广,使得江西瓷业公司的产品“独著精良”、“凡与前清之御窑媲美”,在巴拿马赛会上获优等奖牌。1947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婚庆瓷,1948年为美国总统罗斯福制作山水花瓶均作为国礼,获得国内外高度赞誉。学校的新产品如高压电瓷(碍子)和坩埚也颇受欢迎。 4、课程安排注重学科交叉,走理论与实际、艺工商结合之路 到目前为止我们见到的较完整的课程安排计划是江西省立陶业学校时期的,它分为:A普通科目包括社会科学(三民主义、历史、地理等)、语言文学(国语、英语、日语)、自然科学(物理、化学等),此外还有数学、军体、音乐。B陶学科目,包括陶学及陶学计算、陶学实验…… 特种彩釉试验、制瓷实习、筑窑及制图,燃料、燃料及测热,机械学等。C艺术科目:包括国画、西画、图案、饰瓷、雕塑、美术史、艺术概论、色彩学、透视学、解剖学等。(详见《各科教程纲要》)⑩ 从课程安排中可以看出两个突出特点:一是在注重传授技艺的同时,增加了数、理、化、国画、西画、图案、美术史、艺术概论、色彩学、透视学、解剖学等基础课,陶学及陶学计算、筑窑及制图、燃料、燃料及测热、机械学等专业课,以解决学生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的问题,以便以理性突破经验、突破保守,从而引领陶业发展。二是不论学工、学艺术的必修或选修工业经济、薄记、工厂管理;学艺术的必选陶学和陶学计算,选学制瓷实习等;而学工的必学西画、饰瓷等。这是因为技术与艺术虽属不同学科,但陶瓷是集技术与艺术于一体,是技术与艺术的结晶,所以人才的培养必须“艺工结合”,必须科、艺、管兼顾。 总之,从中国陶业学堂到江西省立陶瓷专科学校均依据它的办学理念和办学宗旨,对口陶业安排学科专业、教学内容,注重学科交叉,走理论与实际结合、艺工商结合之路,积累起鲜明的办学特色。 (三)景德镇陶瓷学院对办学特色的继承与创新 景德镇陶瓷学院从1958年成立至今经历过撤销和复校,但秉承中国陶业学堂以来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既继承与发展,又与时俱进。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 1、“办学特色”的直接继承与发展(1958-1968,1976-1984年)。 (1)一以贯之的面向行业需要培养陶瓷专业人才 据1958年陶院简介介绍:工程系的培养目标是“具有社会主义觉悟和一定马克思列宁主义水平,掌握现代科学技术、身体健康的高级陶瓷工业人才”;陶瓷美术系培养目标是“具有社会主义觉悟和一定马克思列宁主义水平,掌握陶瓷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身体健康的高级设计创作人才”。 相同的是为陶瓷行业培养专业人才,不同的是中国陶业学堂创办时面临的重点是拯救中国陶业的任务。而1958年景德镇陶瓷学院面临的形势是:“景德镇的解放不到十年,1957年瓷业生产就超过了历史上最高年——1923年的生产水平,达到八十七万五千担,是国民党统治的1942年的二十倍。销售量1958年比1950年增长四十八倍,出口瓷二十余万担,比1950年增长十三倍,远销50多个国家和地区。当时陶瓷生产正向机械化、半机械化、自动化、半自动化大进军,其目标是:瓷业生产机械化程度达到90%以上,达到成型自动辘轳化、注浆化、原料机械精制化、烧炼煤气化、彩绘科学艺术化、包装整齐美观坚固化。”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我国先后与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东德)等十几个国家进行陶瓷技术合作交流,承担着留学生的培养任务。 所以景德镇陶瓷学院成立时面临的是陶瓷工业发展和国际合作与交流的需要。 (2)一以贯之的坚持基地办学,面向行业设置学科专业 景德镇陶瓷学院创办和恢复时期,学生一进入景德镇就在陶瓷文化的沐浴之中,入学教育是参观陶瓷馆,领略中国陶瓷光辉灿烂的历程,了解瓷石是怎样变成瓷泥的,了解陶瓷生产的整个过程,这只有在景德镇才能够做到。请身怀绝技的顶尖艺人授青花、粉彩、古彩、新彩,雕、堆、镂等课程;现场教学,顶岗烧窑,这也只有在景德镇才能做到。 根据行业生产过程,1958年设陶瓷工程、美术两个系三个专业(美术:设计、雕塑)。1976年复办设工程、机械、美术三个系四个专业(美术:设计、雕塑)。 所以充分发挥基地办学的优势,面向行业设置学科专业是与中国陶业学堂到陶专,尤其是陶专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 (3)一以贯之的重视理论与实际结合,重视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一贯重视工厂(工业)实习与实践,重视校办工厂建设,重视校企联系,重视发挥饰瓷艺人的作用。例如1958年的校办附属工厂除承担教学实习任务外,每年生产日用瓷113担,电瓷60吨,产值44800元,利润1000元。 不同的是陶院这两个时期招生人数与在校生数比陶专时期招生每年几十人在校生一百多人要多得多。这一时期的景德镇陶瓷学院1958年招收本科生254人,中专生461人,合计715人。1976年招收150名,这是其一。其二,经过三大社会主义改造,到1958年绝大多数企业是国有国营,陶院更有条件到企业开展认知实习、生产实习、现场教学。把毕业生派到全国各大瓷区去做毕业设计,以满足陶瓷行业发展的需要。 当然,这一时期最大不同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为越南、罗马尼亚、波兰三个国家培养了24名留学生、实习生。通过留学生教育使中华陶瓷文化和长期办学所积淀下来的优良传统走出了国门,开始走向世界。 为什么这两个时期最显著的特点是直接继承和发展呢?我们认为有四个原因:首先是中国陶业学堂到江西省立陶瓷专科学校的办学目标、办学理念,与党的教育方针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理论与实际结合的原则不矛盾、相一致,它适应了国家的大环境;其次是景德镇陶瓷学院当时的小环境的特殊性。一是陶专撤销不久,二是陶院当时的主要领导或兼职,如赵渊、张希鲁,或时间不长,如陈克光,或不很熟悉陶瓷高等教育,如胡世基、楚予民。三是当年复校当年招生,学校主要领导的精力集中在百废待兴的基础设施建设上,师资队伍建设上;主要领导的精力集中在平反冤假错案,清算“左”的错误,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完成组织和思想领域的拨乱反正上。四是胡怀陵虽然从未担任正职,但在这两个阶段一直主管教学,他本人是陶专的学生,又是汪璠校长的亲戚,深受汪璠办学思想的影响。出于以上种种原因,创办时期的景德镇陶瓷学院参照陶专的办学模式、继承陶专的办学传统,就是自然与必然的了。 2、向“特色名校”的过渡(1984-1994年) 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由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对外开放定为基本国策;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和新能源技术为标志的科学技术革命,加速了以知识经济为标志的经济全球化的到来;我校与全国高等教育领域一样全面拨乱反正,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到1982年底已基本完成,把工作重新转移到以教学为中心,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上来已成为最紧迫的任务;1984年轻工业部党组对学校领导班子进行了全面调整,1987年初又进行了部分调整,为新时期我校的改革与发展准备了条件。 这个时期最显著的特征是:过渡性。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条件下一方面继承和发扬陶院的办学传统;一方面为学校发展与创新、为向“特色名校”的办学目标或办学理念过渡打基础、蓄势。 继承发展表现在:第一,以建设完整的陶瓷高等教育体系为目标,形成了以本科教育为主,硕士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三个办学层次。第二,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经营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1984年创办了工业管理工程系,形成了四个系八个专业的学科专业格局,在校生达1800多人。第三,采取措施,多方面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外聘兼职教授增多,开创了组织青年教师下基层锻炼,开展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建章立制落实“教书育人”并设立教书育人奖。第四,实施“一增强,两不断线”的措施:一增强是增强学生英语听说能力,两不断线是实践教学四年不断线、计算机教学四年不断线。 为特色名校夯实基础,蓄势表现在:第一,在1987年第一次党代会的报告中,首先使用了“形成特色”的提法。这一提法的直接来源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与后来“特色名校”的提法没有直接联系。但从今天来看,它毕竟是“特色名校”的肇始。第二,倡导“科研兴教”,科研工作真正步入正轨。从这个时期开始,科研工作有了明确的思路,设立管理机构,完善激励机制,制定了计划,确立了原则,并且做出了成效。例如:取得一个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两个三等奖。技术转让也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艺术创作上,获第六届全国美展铜奖一个,周国桢教授被英国伦敦欧罗巴出版的《世界名人小传》列入其中。第三,开始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外籍人士来访增多,校际交流,学者交流起步,教师出国留学进修逐步成为常态。 3、“特色名校”的提出,“办学特色”的提升(1995-2013年) 1995年以后,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提出,学校的管理体制,投资体制,招生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高校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特色对于一个高校来说,是事关生存和发展的大问题,全国高校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有办学特色的要求则为直接原因。因此,2004年第四次教学工作大会,在总结长期办学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首次明确提出“建设国内外有影响的特色名校”的奋斗目标,或者说新的办学理念。2005年《景德镇陶瓷学院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自评报告》中,又进一步提出“名城办特色名校,人才培养立特色名校,学科专业创特色名校,科研创作国际交流与合作支撑特色名校”的思路。这在陶院百年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与我校优良办学传统一脉相承但又是在新的历史条件又一次与时俱进,是办学理念的又一次创新。 第一,注重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突破以往学习型、经验型、更具科学性。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从“诚朴恕毅”“养成明白学理,精进技术之人才,以改良陶业”到培养工程、美术高级专门人才,百年办学培养人才是第一位的。而这一阶段人才培养设计是在以人才培养理论研究为先导,在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1世纪初一般院校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等国家级课题研究成果基础上设计的。这一设计突破了原先注重动手能力,工程技术能力,兼顾了创新精神与团队协作,且更加突出了人文趋向和国际视野,不再局限于工、艺、商的兼顾,而是将工与艺、工与商、艺与商统一于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之中。围绕人才培养模式,按照“整体优化课程结构,构建新的知识体系的原则”,以重点课程为基础以系列课程为核心,构建了3个教育层次,22个教育模块。 第二,注重学科专业结构优化,完成了较完整的陶瓷高等教育体系的建设。 行业特色是我校与生俱来的品质,走学科专业创特色名校之路,是我校的必然选择。它要求我们在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上必须有利于促进,引领陶瓷产业的技术、装备、产品的更新换代,陶瓷产业链的延伸,按照突出设计艺术和陶瓷材料工程的优势,专业设置要更好的与陶瓷互动、渗透、支撑,形成了艺术设计与陶瓷文化、陶瓷材料工程与机械、陶瓷经济与管理三大学科群。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新的技术革命,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1997年设立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1998年成立计算机系。1999年又设立外语系、社科系,2007年在美术学院设立艺与工结合的专业方向,逐步形成了以工科为主,工、文、管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本科专业结构,大家称之为三大学科群。 2013年材料科学与工程、设计学两个学科获批为博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形成了本科、硕士生、博士生两个办学层次,全日制教育与成人教育两种办学形式,实现了较为完整的陶瓷高等教育办学体系。 第三,注重打造更高水平的实习基地和产学研平台。 在百年办学史上一贯重视校企联系,实习工厂建设。目前学校现有校内外实习基地70多个。1995年以后轻工部陶瓷研究所并入我院,建成了“华夏建筑陶瓷研发中心”“国家日用及建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陶瓷文化研究中心”“江西省产业经济软科学研究基地”、“陶瓷材料绿色生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等高水平的产学研平台。还与佛山、景德镇等地签订了产学研协议,与地方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目前学校已完全面向市场,面向行业承接工程和研发任务。 第四,弘扬陶瓷文化,实施陶瓷文化立校、兴校、强校战略 弘扬陶瓷文化是我校生存之本、发展之源。从中国陶业学堂到今天的景德镇陶瓷学院,虽几度变迁,但历任校长(书记)均抓住这一使命,在传承中与时俱进,引领陶瓷文化发展方向。张浩、邹俊章、邹如圭、汪璠推行近现代陶瓷技术,开展新产品的造型设计和彩绘图案设计,变革陶瓷装饰。“诚朴恕毅”“养成明白学理、精进技术之人才、以改良陶业”。1936年汪璠翻译的日本近藤清治博士的著作《陶瓷工业》,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成为我国第一部陶瓷译著。他是我国对电瓷、化学用瓷、颜色釉做系统研究的第一人,并开创了我国电瓷和化学用瓷之先河。戴亮侪的《高等物理实验法及实验仪器》由国民政府国家编译馆审核出版等。景德镇陶瓷学院成立以后,我校编写的《陶瓷彩绘》,是集景德镇传统技法之大成之作,成为全国院校相关专业的必备教材;周国桢以中国现代陶艺的独特语汇创建了陶瓷雕塑的“动物世界”;在景德镇传统陶瓷技艺基础上,周国桢的高温颜色釉绘画,秦锡麟的“现代民间青花”、“陶瓷综合装饰”,都极大的丰富了中国当代陶瓷艺术表现形式。陈雨前首次提出“景德镇学的学术构想以及实践”,以全新的视野研究和弘扬景德镇陶瓷文化,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周健儿在低膨胀陶瓷材料研究方面取得多项重大成果以及它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等,正是我校以前所未有的创新精神为陶瓷文化的弘扬铸造的更大辉煌。2012年陈雨前撰文提出将陶瓷文化作为立校、兴校、强校的战略,抓住了我校特色的根本和得天独厚建设特色名校的途径。 第五,以陶瓷文化为载体,促进国际合作与交流 自上世纪50年代末,培养了越南等三国24名留学生实习生,1995年之后,充分利用我校是国内94所享受中国政府奖学金的学校之一的有利条件,2003年招收21名留学生、研修生、研究生,2005年招收18名,2012年在校留学生已有115名,分别来自美国、澳大利亚、日本、加拿大、英国、越南、印度、印尼、老挝等17个国家,留学生教育真正走向世界。 与世界各大陶瓷组织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并与之举办各类国际会议和学术交流会展示活动。 与世界22所高校建立全面合作关系或友好关系。2003-2005年接待22个国际团组来访,2005年我校有57人次出国访问,2006-2008年先后组团22批次出访。把陶艺艺术展办到台湾、俄、韩、法国巴黎、英国剑桥大学等。 通过以上一系列国际合作与交流,提升了景德镇陶瓷学院的国际知名度和国际影响力。我校名誉校长秦锡麟2004年12月18日被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和中国美术家协会陶瓷艺术委员会联合授予“推进中国现代陶瓷艺术教育与国际交流特殊贡献奖”,该奖项为我国首次设立,他是获得此殊荣的第一人。 第六,以校园为平台,营造浓郁的陶瓷文化氛围,建设特色校园 校园是大学生成长的摇篮,校园文化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对每个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他们的精神世界留下深深痕迹。历史上的中国陶业学堂,江西省立陶瓷专科学校,已经久远已无从描述,但走进今日的景德镇陶瓷学院,那精心布局的陶艺墙、陶艺柱、雕塑等标志物与学校建筑文化、景观文化、工艺文化的有机结合,构成了一部陶瓷文化的交响曲,它既表现出陶院人对自己传统的骄傲,也使置身其间的每一个人感受到一种喜悦、一种净化、一种自我的超越。 通过绿化、亮化、美化校园营造出一种回归自然之美、生态之美,在为学生写生提供方便外,也陶冶师生的情操,通过校园网等数字化建设,营造良好的网络文化环境,为学生开拓视野,加强与外界的交流和主动学习创造条件。 三、“名校”的内涵和“特色名校”的建设 我校在看得见的将来,也许不可能成为一流大学,即具有一流办学理念,一流科研成果,一流师资队伍,一流管理水平,一流教学质量,一流学校形象,一流办学设施,一流学生(包括在校生和毕业生)。但我们可以有特色,可以成为特色名校。因为一流大学是一元的,“特色名校”是多元的,我们不求“八个”一流,可求部分一流,而成为“特色名校”。 秉承百年办学理念和办学宗旨培养支撑、引领行业发展的人才 人才的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一百多年前我校就立下“诚朴恕毅”,“养成明白学理、精进技术之人才、以改良陶业”的办学理念和办学宗旨。中国陶业学堂以来的44年培养的人才,成功地推动了中国陶业机械化制瓷、煤窑代替柴窑和开展新产品的造型、彩绘图案设计、变革了陶瓷装饰,真正实现了我校先辈们梦寐以求的“改良陶业”的宿愿和机械化制瓷、以煤窑取代柴窑的目标。景德镇陶瓷学院成立后,1958年到1968年十年间为国家培养了1451名毕业生,其中大学本科681人、中专773人、留学生、实习生24人。“作风朴实、上手快、动手能力强、后劲不足”是社会对陶院这一时期毕业生的普遍评价。1976年复校,尤其是1995年以后,我校又为国家培养了3万多名技术、艺术、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兼中国陶瓷协会会长杨自鹏先生称我校为“陶瓷黄埔”;著名雕塑家、教育家钱绍武先生,把我校培养出一批杰出的艺术人才,概括为“陶院现象”,代表了专家、学者对我校这一时期毕业生的高度评价。 我们要建设国内外有影响的特色名校,首要的是进一步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以适应经济全球化、信息化时代的要求,以适应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民族振兴的中国梦的历史使命。为此,首先要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坚持产学研结合,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以适应社会多元、多层次的需求。其次,在特别重视实践能力培养的同时,进一步强化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竞争意识、法律意识、国际意识和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道德风貌,以求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第三,在大众化教育的背景下,对本科生要强调成长基础上的成才,对研究生来说,成长是必修课,主要任务是成才。假如我们的学校能够多走出几个秦锡麟、钟起煌、周健儿,再培养出一两个院士,不用说在行业内,就是在国内外的影响力都不言而喻。那时的陶院就像“麦加”,吸引着有志于献身陶瓷行业的青年学子。 (二)科研、创作成果赢得行业的话语权、权威、学术地位和国际影响力,打造陶瓷领域中的“国家队” 科研、创作是高校的基本任务。科研创作所取得的成果是衡量一所大学影响力和知名度的标志,也是我们建设特色名校的标志之一。 高层次的人才培养,离不开科研创作,而高水平的科研创作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开展科学研究和艺术创作活动,既是培养科学艺术管理人才不可缺少的途径,也是陶瓷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科学研究与艺术创作是教学内容不断更新的源泉,所谓学科前沿,所谓信息量,只有在科研和创作中才能认识和把握。所以科研和创作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还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能,启迪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从中国陶业学堂到陶专44年除了1947年~1953年属大专外,主要是办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但当时以日本、欧美留学生为骨干的教师团队,无疑有较强的科研和艺术创作的水准,这样才可能代表当时的国家设计制作国礼,产品在巴拿马赛会上获优等奖牌。1958年~1968年的陶院,学生后劲不足,说明教学缺乏科研创作的有力支撑。1976年复校以后,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以后,科研创作项目越来越多,档次越来越高,经费越来越多,成果越来越丰硕。据统计,1986-2013年我校工科、文科获得各级各类奖励240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艺术创作1998-2012年获得各类奖项256项,其中2009年第十一届全国美展获得金奖1项、铜奖1项,入选作品18件,创造了江西省建国以来的最好成绩。据统计,我校的纵横向项目科研经费2011年4300万元,2012年3864万元,2013年2863万元。但高层次、影响大的成果仍然不足,在行业内有权威、学术界有地位、国际上有影响的杰出科学技术专家、艺术家、管理、人文社科专家太少。 要建设国内外有影响的特色名校,必须打造陶瓷领域中的“国家队”。要打造陶瓷领域的“国家队”,首先要认识我校的优势:一是学科优势。多学科、多层次的学科结构,有利于陶瓷科学技术、陶瓷艺术创作和管理学科的相互渗透,适宜选择综合性强的研究课题;二是人才优势。既有一批科学技术和艺术设计、陶瓷文化研究和陶瓷产业经济的创新团队和领军人物,又有一批生机勃勃、思维敏锐、敢想敢闯的青年教师和学生;三是平台建设优势。学校已经形成了国家、省(部)、学校三位一体的科研平台。第二要瞄准创业发展急需与前沿,同时更加主动融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全方位、多渠道、多层次争取科研项目,争取在国家重大项目上出一流成果,从而在国家重大奖励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尽快改变我校在获得一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以后多年的沉寂局面。第三要大力推动现代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通过科技、设计艺术成果的转让为行业和社会做出较大贡献。第四是以陶瓷文化产业发展为突破口,通过在材质、工艺、造型和装饰等方面的创新,力争出一批无愧于时代、体现中国气派的陶瓷精品,设计出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档陈设瓷和日用瓷,提高陶瓷产品的竞争力,提升我国陶瓷艺术创作与设计水平。第五是陶瓷文化学术研究创新方面要高水平、高质量的完成国家、省(部)现在进行的重大项目研究与出版工程,争取更多的国家、省(部)级项目,推出一批能够代表国家的研究成果。第六是在教育科学研究方面,要在已有的基础上,继续人才培养模式的“跟踪”研究,在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方法、教学管理、德育建设等方面开展研究,争取更多国家课题、省部级课题,在国家级奖励方面获得新的更大的突破,以此指导专业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三)注重学科建设,争创一流学科 一百多年来,我校设置的是材料科学与工程、设计学,或以材料科学与工程、设计学为主。当前专业的发展面临不断分化、又不断综合,两种趋势并存,所以我校要立足于自身的基础,建设富有特色、结构优化、层次分明、布局合理,重点学科、高水平学科为主的学科体系,作为培养人才的基础。为此,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一是坚定不移地突出材料学与工程、设计学两个一级学科,力争在国家级重点学科专业上首先取得突破。二是要继续加大三大学科群的建设,促进学科融合与集成,在着力建设好现有的13个一级学科点的基础上,力争3-5年新增1-2个博士学位授予权学科。三是要优化学科建设模式,切实加强学科带头人队伍建设和学科团队建设,建立健全学科、学位点、学术梯队四位一体的学科建设管理模式。四是根据学校的学科优势和办学特色,充分利用《陶瓷学报》、《中国陶瓷》、《中国陶瓷工业》等刊物为学科建设服务,狠抓办刊质量,力促其上层次、上档次;拓宽办刊思维,创建艺术类学术刊物和人文学术刊物。 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文化软势力已成为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文化大国走向文化强国,实现中国文化发展的战略思想,高校承担着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我国是一个有五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有着光辉灿烂的文化传统。李振道先生说:“一部中国陶瓷史,几乎就是一部中华民族的文明史”。陶瓷作为中华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载体。我校具有百年办学历史,中国陶业学堂是我国最早从事陶瓷教育的学校之一,陶专是当时中国唯一的陶瓷高校,陶院更是当今中国具有完整陶瓷高等教育体系的唯一高等学府。我校既迎来了从未有过的历史机遇,又承担着无可推卸的传承、弘扬陶瓷文化的历史责任。它是我校与生俱来的特色,又深深地影响着我校特色名校的建设。 五、简短的结论 从中国陶业学堂的“诚朴恕毅”“养成明白学理、精进技术之人才、以改良陶业”办学理念的提出,到景德镇陶瓷学院提出“建设国内外有影响的特色名校”经历了90多年。“特色名校”既坚持了“特色”,更增加了“名校”的内涵,“特色”要提升,名校需创建,景德镇陶瓷学院的未来任重而道远。 注: ①②教育部高等评估中心:《高等学校办学特色——理论与实践》第9-10页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年 ③张建林:《论本科教学评估特色项目的提炼》、《高等教育研究》 2005 第五期 ④刘 尧:《大学特色的形成与发展》、《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4 第六期 ⑤刘智远:《高等学校办学特色研究》、《大学教育科学》 2003 第一期 ⑥《2002年中外大学校长论坛第一小组在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第十三次全体会议上提交的报告》、《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3 第五期 ⑦邹如圭:《校史》见江西省立陶业学校之刊,第3页 ⑧张謇:《请设工科大学公呈》 ⑨《发展江西省立陶业学校计划书》见江西省立陶业学校之刊 第一期 第265页 ⑩《各科教程纲要》见江西省立陶业学校校刊第119-128页 主要参考文献: 吴本荣:《景德镇陶瓷学院校史》2008年 景德镇陶瓷学院《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自评报告”》2005年 陶校编纂委员会“江西省立陶业学校校刊”第一期 1930年 景德镇陶瓷学院简介:《大跃进的瓷都——景德镇》1960年 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编:《高等学校办学特色——理论与实践》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作者简介:颜惠崇(1939-),江西萍乡人,教授,1984年-1987年任景德镇陶瓷学院副院长,1988年-2000年任景德镇陶瓷学院工会主席。
由张謇、瑞征等人发启,冀、鄂、苏、皖、赣五省协款,报清庭学部批准,1910年中国陶业学堂成立,校址在鄱阳高门。1912年改名江西省立饶州陶业学校。1915年改称江西省立甲种工业学校,并于1916年在景德镇设分校。1923年更名为江西省立窑业学校,1926年称江西省立景德镇陶业学校,同年10月再更名为江西省立陶业学校。1934年迁九江,称江西省立九江陶瓷科职业学校,抗日战争期间,1937年12月迁靖安,1938年8月迁萍乡。1944年与浮梁县立陶瓷科职业学校合并,称江西省立陶瓷科职业学校,11月迁入景德镇莲花塘(今市委内)。1946年经省政府批准招收专科生,1947年教育部正式批准升级为江西省立陶瓷专科学校。1953年全国高等院校调整时江西省陶瓷专科学校撤并。1954年7月经景德镇市委研究决定,利用原址、设备、仪器、图书资料和部分人员,并合并几个研究单位组建景德镇陶瓷试验研究所,即现我校陶瓷研究所前身。陶专教师舒信伟、潘庸秉曾任该所副所长。
中国陶业学堂到江西省立陶瓷专科学校的44年中,虽“校名屡易、学制屡改”,但办学的优良传统相继、特色鲜明,归纳有四:
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企业的产品是质量、品种、规格、型号的适销对路,这是企业是否受消费者欢迎的关键。一所高校的“产品”是学生,它的毕业生是否受社会的欢迎,受行业青睐,仍然是人才的质量、规格。而人才的质量与规格,首先取决于学校的学科专业设置以及学科专业的水平。我们一时不可成为一流大学,但建设特色名校必须有一流学科作支撑。
(四)发挥传承、弘扬陶瓷文化的独特优势,扩大在国内外的影响力,提升陶院的知名度
我校作为培养陶瓷专门人才的学府,首先是起着选择、传递、保存陶瓷文化的作用。陶瓷文化是一座浩瀚的宝库,如何选择、整理、传递和保存其重要性日益凸显和迫切。通过我校的过滤、加工、重组,有价值的东西得到高质量高效率的保存和传递,使其精华代代相传,不断延续。其次,我校还负有创新发展陶瓷文化的作用。陶瓷文化是物质生产的产物,更是精神生产的产物,我校就是从事陶瓷文化精神生产最重要的部门之一,不断地通过教学、创作(科研)、创意、出版等形成向社会传播,丰富和发展陶瓷文化;不断地通过国际交流、(校际交流、人员交流、情报资料交流、学术会展交流等)吸收,融合外来优秀文化、创造出更符合产业需求和人们生活需要的新文化;不断地通过培养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实现陶瓷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不断地通过留学生教育,使中国的陶瓷文化影响世界。我校钟莲生教授认为中国的陶瓷绘画是最有资格,最有能力代表中国文化形象的艺术形式。我们应当批判文化侏儒心态,把推动、实现陶瓷绘画成为一种与国画、油画、版画、雕塑一样独立的艺术形式,作为我们的历史使命,主动争夺世界陶瓷文化的话语权,逐步走上引领世界陶瓷艺术发展的舞台。